李季紋
基本資料表
姓名 | 李季紋 / Ji Wen Lee |
辦公室電話 | 07-6158000#4219 |
辦公室 | 圖資大樓L0333 |
jiwenlee@stu.edu.tw |
展演一覽 | ||
活動名稱 | 地點 | 參與人 |
馬 | 國立臺灣戲曲中心 | 李季紋 |
聽琴圖 | 國立臺灣戲曲中心 | 李季紋 |
風塵三俠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丑王子 | 國立臺灣戲曲中心 | 李季紋 |
男后夜行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地藏王菩薩歌劇 | 花蓮和南寺造福觀音藝術中心 | 李季紋 |
1399趙氏孤兒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美男子竇蓮魁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燕青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石秀 |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菩提禪心:三皈五戒護己身(上)(下) | 大愛衛星電視 | 李季紋 |
雜劇班頭關漢卿 |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城市舞台 | 李季紋 |
碧桃花開 |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城市舞台 | 李季紋 |
競賽 | ||
競賽名稱 | 名次 | 參與人 |
第30屆傳藝金曲獎 | 最佳劇本獎 | 李季紋 |
產學合作 | |
計畫名稱 | 計畫時間 |
劇目重製優化 | 2020.10.1~2021.7.31 |
多媒體戲劇內容推廣 | 2019.10.1~2020.7.31 |
劇目推廣 | 2018.10.1~2019.7.31 |
戲曲教育推廣 | 2017.9.25~2018.7.31 |
戲曲劇本華台漢字校正 | 2016..8.1~2017.1.31 |
《燕青》委託創作 | 2015.12.11~2016.10.31 |
《石秀》劇本委託創作 | 2015.2.10~2015.10.10 |
學經歷一覽 | |||
學校名稱 | 系所 | 學位 | 起訖年月 |
中央戲劇學院 | 表演系 | 博士 | 2002.9~2005.7 |
國立藝術學院 | 戲劇系 | 藝術碩士 | 1998.9~2001.6 |
研討會論文 | ||
出版年月 | 論文名稱 | 會議名稱 |
2019.11.16 | 以畫入戲:《燕青》創作說明 | 2019年海峽兩岸青年戲曲編劇高峰論壇 |
2016.11.29 | 新感覺派戲曲創作初探──以《石秀》為例 | 2015海峽兩岸歌仔戲(薌劇)藝術暨邵江海學術研討會 |
2014.11.14 | 台灣戲劇於中國大陸演出的文本與語境轉變 | 台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|
2009.10.24 | 鄭氏父子在台灣當代劇場中呈現的人物形象與海洋視野——以《鄭成功與台灣》與《一官風波》為例 | 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 |
2008.11.28 | 現代戲劇的教育觀——回望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| 科際整合與大學教育研討會 |
2007.12.15 | 西方經典‧台灣經驗──現代劇場歌仔戲的探索
(以《欽差大臣》與《梨園天神》為例) |
國際劇評人協會亞洲論壇 |

學校名稱 | 系所 | 學位 | 起迄年月 |
---|---|---|---|
中央戲劇學院 | 表演系 | 博士 | 2002-09-01 ~ 2005-06-30 |
國立藝術學院 | 戲劇學系戲劇碩士班 | 碩士 | 1998-09-01 ~ 2001-06-30 |
出版年月 | 論文名稱 | 期刊名稱 |
---|---|---|
107 | 韓國音樂劇走出花路 | 薰風南方美學 |
105 | 中國戲劇的一代傳奇:「老人藝」與「人藝演劇學派」 | 表演藝術 |
105 | 從新感覺派小說到新感覺派戲曲──台灣歌仔戲《石秀》創作談 | 上海戲劇 |
104 | 星光加持助聲勢,資源跨界新契機——韓流明星與韓流音樂劇 | 表演藝術 |
104 | 婆媽三寶以外的秘密武器——韓劇篇 | 表演藝術 |
103 | 中國年輕劇場人,帶著紙手銬跳舞──從《未完待續》與《驢得水》看中國小劇場的文化消費傾向 | 表演藝術 |
103 | 中國劇場導演黃盈--讓觀眾看懂、感動是做人起碼的道理 | 表演藝術雜誌 |
100 | 向經典致敬--傳統戲曲文本於現代劇場演出的美學策略 | 文訊 |
99 | 形式實驗不斷,最具票房魅力──孟京輝 | 表演藝術 |
99 | 從僵固到流動--中國小劇場迎向三十年 | 表演藝術 |
98 | 戲劇作為教育――回望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 | 樹德通識教育專刊 |
97 | 西方經典‧台灣經驗──現代劇場歌仔戲的探索 (以《欽差大臣》與《梨園天神》為例) | 戲劇 |
97 | 清照流嬌恨戲劇選 |
出版年月 | 論文名稱 | 會議名稱 |
---|---|---|
108 | 以畫入戲:《燕青》創作說明 | 2019年海峽兩岸青年戲曲編劇高峰論壇 |
104 | 新感覺派戲曲創作初探──以《石秀》為例 | 2015海峽兩岸歌仔戲(薌劇)藝術暨邵江海學術研討會 |
103 | 台灣戲劇於中國大陸演出的文本與語境轉變 | 台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|
98 | 鄭氏父子在台灣當代劇場中呈現的人物形象與海洋視野 ——以《鄭成功與台灣》與《一官風波》為例 | 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 |
97 | 現代戲劇的教育觀回望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| 科際整合與大學教育研討會 |
96 | 西方經典‧台灣經驗──現代劇場歌仔戲的探索 (以《欽差大臣》與《梨園天神》為例) | 國際劇評人協會亞洲論壇 |
專書名稱 | 出版社 | ISBN | 出版日期 |
---|---|---|---|
1399趙氏孤兒 |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| 978-626-7232-27-9 | 2023-11-01 |
占斷是風流:李季紋戲曲四種 | 木蘭文化 | 9789869167079 | 2017-03-08 |
清照流嬌恨戲劇選 | 台北市: 李清照私人劇團 | 9789868472204 | 2008-09-30 |
計畫名稱 | 計畫時間 |
---|---|
101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-藝術的創作與表現-戲劇篇 | 101 ~ 102 |
活動名稱 | 地點 | 參與人 |
---|---|---|
馬 | 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| 李季紋 |
聽琴圖 |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| 李季紋 |
風塵三俠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丑王子 | 臺灣戲曲中心3201多功能廳 | 李季紋 |
男后夜行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1399趙氏孤兒(復排)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《地藏王菩薩》歌劇 | 花蓮和南寺造福觀音藝術中心 | 李季紋 |
1399趙氏孤兒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美男子竇蓮魁 |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燕青 | 台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奇愛歌仔戲《石秀》巡演 | 台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奇愛歌仔戲《石秀》巡演 |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| 李季紋 |
《石秀》上海巡演 | 上海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 | 李季紋 |
石秀 |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大稻埕戲苑 | 李季紋 |
《菩提禪心》三皈五戒護己身(上)(下) | 大愛衛星電視同步於台灣/香港/菲律賓頻道播出, 並透過大愛海外頻道與寬頻網路電視於全球播出 | 李季紋 |
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《雜劇班頭──關漢卿》 |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| 李季紋 |
唐美雲歌仔戲團年度大戲《碧桃花開》 |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| 李季紋 |
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|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網站http://ed.arte.gov.tw/philology/Award/list_a.aspx | 李季紋 |
計劃名稱 | 計畫時間 |
---|---|
創新劇目題材開發 | 民國 113 ~ 114 |
劇目轉換IP內容 | 民國 112 ~ 113 |
劇目重製優化 | 民國 109 ~ 110 |
多媒體戲劇內容推廣 | 民國 108 ~ 109 |
劇目推廣 | 民國 107 ~ 108 |
戲曲教育推廣 | 民國 106 ~ 107 |
戲曲劇本華台漢字校正 | 民國 105 ~ 106 |
《燕青》委託創作 | 民國 104 ~ 105 |
《身後》原創劇本委託創作 | 民國 104 ~ 105 |
《石秀》劇本委託創作 | 民國 104 ~ 104 |
活動名稱 | 地點 | 參與人 |
---|---|---|
台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| 台灣 | 李季紋 |
樹德100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座談會 | 李季紋 | |
人文公益論壇:臺灣第三部門的社會創新角色-藍綠之外的選擇 | 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| 李季紋 |
表演藝術之劇場與鋼琴合作學術演討會 | 國立師範大學 | 李季紋 |
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 | 國立中山大學 | 李季紋 |
兩岸大學生師生戲劇藝術教育交流 | 中國 | 李季紋 |
如何爭取整合型、多年期研究計畫 | 李季紋 | |
非營利組織國際化人才工作坊 | 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| 李季紋 |
「生命視框的轉換~敘事治療於學生輔導上的應用」工作坊 | 樹德科技大學 | 李季紋 |
科技整合與大學教育研討會 | 樹德科技大學 | 李季紋 |
「洛神賦」詩、書、畫、樂、舞、文、企二岸三地學術研討會 | 中國北京 | 李季紋 |
女人製造女人演/研討會 | 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| 李季紋 |
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~多元的教學設計 | 樹德科技大學圖資大樓LB102 | 李季紋 |
國際劇評人協會亞洲論壇 | 中國北京 | 李季紋 |
2007年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: 戲曲在當代的因應之道 | 國家圖書館 國際會議廳 | 李季紋 |
2007兩岸戲劇教育教學研討暨表演觀摩座談 |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| 李季紋 |
年度 | 內容 |
---|---|
103 | 網路教學優良 |
102 | 系教學優良 |
101 | 系教學優良 |
開始年度 | 結束年度 | 服務名稱 |
---|---|---|
112 | 112 | 專任教師112學年度負責高教深耕計畫工作-協助執行高校深耕計畫 |
111 | 111 | 專任教師111學年度負責高教深耕計畫工作-協助執行 111學年度高教深耕計畫 |
110 | 110 | 協助執行 110學年度高教深耕計畫 |
110 | 110 | 擔任通識教育學院110學年度藝術組召集人 |
107 | 107 | 通識教育學院人文藝術組藝術類召集人 |
104 | 104 | 樹德科技大學2015橫山藝術季暨第十二屆音樂藝術節系列活動計畫 |
103 | 103 | 通識教育學院人文藝術組藝術類召集人 |
102 | 102 | 樹德科技大學2013橫山藝術季暨第十屆音樂藝術節系列活動計畫 |
101 | 101 | 樹德科技大學2012橫山藝術季暨第九屆音樂藝術節系列活動計畫 |
100 | 100 | 通識教育學院人文藝術組正召集人 |
99 | 99 | 承接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-「1-1教師專業成長」分項計畫,辦理「樹德100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座談會」活動,並提供相關資料。 |
99 | 99 | 辦理2010橫山路懷暨第七屆音樂藝術節系列活動計畫 |
98 | 98 | 樹德科技大學2009古新原年暨第六屆音樂藝術節系列活動計畫 |
97 | 97 | 通識教育學院人文藝術組正召集人 |
97 | 97 | 通識教育學院人文藝術組副召集人 |
96 | 96 | 執行96年度教學卓越計畫相關計畫工作配合度良好,獲記一案 |
課程名稱 | 計畫名稱 |
---|---|
電影戲劇賞析 | 電影戲劇賞析 |
藝術之多元呈現 | 藝術之多元呈現 |
戲曲大觀園 | 戲曲大觀園——入門篇 |
科際整合與大學教育 | 科際整合與大學教育:社交與跨域學習 |
年度 | 張數 | 證照名稱 |
---|---|---|
104 | 1 | (TOEIC)多益測驗 |
103 | 1 | (TOEIC)多益測驗 |